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进入新时代,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突出问题,我们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纯洁干部队伍,维护了党的形象,巩固了红色江山,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坚定信心、保持清醒,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传承和发展了党拒腐防变的先进品格。毫不留情地清除党内腐败分子,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先进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彻底解放全人类为最高理想,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一性质决定了党同腐败水火不容,决不允许腐败分子藏身党内。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许多精辟论述。马克思说,“我们的党在这个19世纪由于它的纯洁无瑕而出类拔萃”。恩格斯指出,“当各种腐朽分子和好虚荣的分子可以毫无阻碍地大出风头的时候,就该抛弃掩饰和调和的政策,只要有必要,即使发生争论和吵闹也不怕。一个政党宁愿容忍任何一个蠢货在党内肆意地作威作福,而不敢公开拒绝承认他,这样的党是没有前途的”。列宁说,“只要有贪污受贿这种现象,只要有贪污受贿的可能,就谈不上政治”“在容许贪污受贿和此风盛行的条件下,实施法律只会产生更坏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警惕并坚决惩治腐败,这是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以严明的纪律、严厉的措施坚决清理革命队伍中的贪污腐化分子。1926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1927年党的五大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1933年,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发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其中规定“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1938年,陕甘宁边区颁布《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其中规定“贪污数目在500元以上者,处死刑或5年以上之有期徒刑”。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新生政权、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防止党内意志薄弱分子被糖衣炮弹击倒,我们党及时开展整风整党和“三反”“五反”运动,坚决清除贪污腐败分子,处决刘青山、张子善。毛泽东同志说,“大贪污犯是人民的敌人,他们已经不是我们的同志或朋友,故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将他们肃清,而不应有丝毫的留恋或同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着力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反对腐败,推动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取得重要进展。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虎”、“拍蝇”、“猎狐”,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显著成效,使党拒腐防变的先进品格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真正做到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增强了党拒腐防变的能力。我们党根据形势任务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这些重要思想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科学指引,进一步增强了管党治党的科学性、预见性、系统性、创造性。我们党同形形色色腐败分子作斗争的经验更加丰富,把握反腐败斗争的规律和特点越来越精准,发现和查处腐败问题的方式越来越科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找到了一整套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思路、举措和办法,形成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反腐败斗争更有章法、更有力度、更有成效。反腐败斗争的实践,锻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提高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推动形成了党拒腐防变的强大势能。事实雄辩地证明,在当代中国,没有动不了的人,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没有“铁帽子王”,没有所谓“保险箱”,没有不能查、查不了的禁区,这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共识。经过十多年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各级党组织防腐反腐的主动性、广大党员干部对廉洁风险的警惕性、人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都极大增强,“廉荣贪耻”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反腐败斗争推动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管党治党的重大时代课题、全体党员的重大政治责任、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由此形成的势能必将锐不可当、所向披靡,让腐败分子难以安心、无处藏身、无所遁形。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 打铁必须自身硬。经过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淬炼,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强保证。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腐败弱化党的领导,削弱党的战斗力,妨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我们党着眼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政治监督,把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有效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问题,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2024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违反政治纪律人员1.2万人。坚决查处“七个有之”问题,深挖细查“两面人”,清除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保证了党的团结统一。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有效防止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渗透干预、攫取国家权力,保证党始终按照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本利益执掌政权,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始终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公平正义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腐败是最大的不公。严惩腐败,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举措。通过强力整治金融、国有企业、能源、烟草、医药、体育、基建工程和招标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严厉惩治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等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着力破除市场壁垒、地方保护主义,着力压缩设租寻租空间、减少政府不当干预,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扫除了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障碍。通过严肃查处金融领域一系列重大案件,及时消除金融风险隐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通过惩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殡葬等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看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守住民生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力促进了民生事业发展。通过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提升了国家治理效能。可以说,反腐败斗争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除障机”“助推器”,又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促进者。没有强力反腐,就难以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汇聚了全体人民共襄伟业的磅礴力量。惩恶扬善、弘扬正义,方能心齐气顺、凝聚力量。我们党坚决查处选人用人方面的腐败问题,纠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推动形成正确用人导向,使广大党员干部有全身谋事之心而无侧身谋人之虞,提振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既由腐纠风、又由风查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搞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净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严肃查处“裙带腐败”“衙内腐败”,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错误思想没有市场。我们党以反腐败斗争的实际行动和成效,进一步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极大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形成了众心向党、天下归心的生动局面。 把历史主动转化为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强大动力 我们党在新时代反腐败斗争中取得的历史主动,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为我们坚定信心、乘势而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协同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保持战略定力。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政商勾连腐败危害国家政权安全,关键岗位、重点领域腐败易发多发,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仍是腐败重灾区,群众身边腐败禁而未绝,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花样翻新。党内政治生态尚未彻底净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完善,封建思想残余仍有影响,资本主义腐朽文化不断侵蚀,一些地方和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力。对此,我们头脑要异常清醒,深刻认识到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事关党的初心使命能否坚守、党的性质宗旨能否保持、在大国博弈中能否最终取胜、中国式现代化能否顺利推进,始终保持深沉的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到我们党是在同腐败现象的长期斗争中发展壮大的,特别是在新时代反腐败斗争中赢得了历史主动,完全有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更大胜利,始终坚定必胜的信心;深刻认识到盲目乐观,期待速战速胜、毕其功于一役,消极悲观,认为反不胜反、越反越腐,是非不辨,认为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挫伤干部积极性等思想认识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始终保持强大的韧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揭示了反腐防腐的基本规律,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重要途径。要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力、继续重拳出击,不怯场、不怯阵,不退缩、不让步,始终利剑高悬,保持强大攻势,对不收手、不收敛的绝不手软、坚决查处,严惩以商养官、以官护商、官商一体等政商勾连腐败,着重抓好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系统整治,深挖细查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持续惩治群众身边腐败,加大跨境腐败惩治力度。要在不能腐上持续加力、继续改革完善,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更加注重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科学配置权力、严格规范权力、有效监督权力,不断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在案件办理中,更加注重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查找制度短板,及时健全已有制度,堵塞制度漏洞,填补制度空白。要在不想腐上持续加力、继续加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堤坝,树立正确权力观,践行正确政绩观,切实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要加强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看别人想自己,守牢廉洁底线,高度警惕形形色色的“围猎”陷阱,保持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凝聚反腐败斗争的强大合力。推进反腐败斗争是全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同向发力。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败斗争,各级党委和政府谋划发展要评估腐败风险,部署工作要预置防腐措施,推动落实、督促检查要注重发现和及时消除腐败隐患。要把反腐败斗争同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贯通协同起来,发挥政治监督、思想教育、组织管理、作风整治、纪律执行、制度完善在防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统筹指挥、纪委监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高效协同、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贯到底,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严厉惩治腐败,及时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提高政治免疫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