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干涉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
3.各级党委或政府未及时解决审计机关的实际困难或问题。 |
4.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或单位不接受或配合审计。 |
5.制定限制向审计机关提供资料或开放计算机信息系统查询权限的规定。 |
|
|
8.拒绝、阻挠审计人员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 |
9.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公安、监察财政、税务、海关、价格、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未给予协助。 |
|
11.对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或提请裁决又拒不执行。 |
12.各级党委或政府未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 |
13.有关部门或单位未认真核实查处,并及时向审计机关反馈审计机关依法移送审计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或其他事项的查处结果。 |
14.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提出审计建议,有关部门或单位未认真研究,及时清理不合理的制度或规则,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规定。 |
15.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未纳入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内容,未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年度考核、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
16.有关部门或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力、屡审屡犯。 |
17.未将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和问责的重要依据。 |
18.有关部门或单位未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与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追责、问责。 |
19.各级人大常委会未把督促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与审查监督政府、部门预算决算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听取和审议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机制。 |
20.对审计机关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的整改结果未向社会公告。
|
|
|
22.未按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予以实施。 |
|
|
|
|
|
|
|
|
|
|
|
|
35.会计处理方法未及时变更或未在报告中说明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 |
|
|
|
|
|
|
|
|
|
|
|
|
|
|
50.会议费报销不规范,存在未附会议通知及人员签到簿等证明资料。 |
|
|
|
|
|
56.通过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到账外。 |
|
58.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编制依据不同或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 |
|
|
61.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造成会计资料毁损、灭失。 |
|
63.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
64.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
|
|
|
|
|
|
|
|
|
|
|
|
|
|
78.未经批准坐支或者未按开户银行核定坐支额度和使用范围坐支现金。 |
|
|
|
|
|
|
|
|
|
87.未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利用账外资金注册公司。 |
|
89.未如实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国有资产变动产权登记。 |
|
|
92.隐瞒真实情况,虚报国家资本金,骗取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
93.不按规定办理境外国有资产变动产权登记或注销产权登记。 |
94.在规定期限内不办理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年度检查。 |
95.申办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年度检查时提供虚假文件、资料。 |
|
|
98.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调整过大,预算约束力不强。 |
|
|
|
|
10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从事非法集资。 |
103.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以还本付息或者以支付股息、红利等形式向单位或个人进行有偿集资活动。 |
104.以发起设立股份公司为名,变相进行集资活动。 |
105.发行变相货币或以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流通。 |
|
|
|
109.上级部门强令公司登记机关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登记申请予以登记。 |
|
111.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
|
|
|
|
116.用人单位弄虚作假,虚报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 |
117.在成本费用中列支职工个人购买的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商业保险。 |
|
|
(来源: 《审计发现违规行为适用法规导引》、审计工作。如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