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国资委举行媒体通气会,通报中央企业深化法治建设,加强规范管理,防范化解风险,助力企业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翁杰明表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彰显了法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国资委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法治建设和风险防范。特别是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大背景下,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主动适应中央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需求,始终把强法治、促管理、防风险作为保障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打造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央企,将法治要求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覆盖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确保企业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央企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没有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持续强化法治建设,全力做好规范管理、防控风险这篇大文章。工作中,国资委加强政策法规、产权和财务管理、监督追责等多部门协同联动,逐渐探索形成了一套推动企业依法合规、规范管理、防控风险的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顶层推动,将重视落到实处。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印发《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明确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共18项职责,不断强化依法治企主体责任。中央企业高度重视,将加强法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普遍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机构,不少企业主要领导直接分管法治工作,带头讲法治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88家央企集团在董事会明确推进法治建设专门委员会,90家将依法治企要求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许多企业建立党委(党组)中心组定期学法、述职必述法、干部任前法治考试或谈话等制度,将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等理念日益牢固,自上而下重法治、促合规、强管理的良好局面蔚然形成。
二是把法律审核把关作为硬要求,不断强化依法治企。立足规范管理、严控风险,法治工作深度参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资并购、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严格落实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大决策100%法律审核把关要求,通过写入制度、嵌入流程,使其成为不可逾越的环节,做到“未经法律审核的,议题不上会,项目不决策,合同不签署”,5年来累计审核近600万项。总法律顾问作为企业法治工作领军人物,全面参与重大决策,及时进行审核把关,既敢于说“不”,又善于说“可”,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十三五”时期,先后有12组24家中央企业实施重组,涉及大量国内外反垄断审查,任务重、难度大,经过艰苦努力全部通过,有力保障了重大改革任务顺利完成。牢固树立“减少损失就是创造价值”理念,5年来累计处理重大法律纠纷案件近2万起,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超过3300亿元。中国建筑通过“压存控增、提质创效”专项工作挽回损失金额同比增长5倍多,牢牢守住权益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强“以案促管”,形成“处理一起案件、发现一个漏洞、完善一项制度”的良性机制,有效促进了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是全面推进合规管理,坚决筑牢防风险底线。适应全球持续强化企业合规的大趋势,国资委在中国移动等5家企业开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试点的基础上,于2018年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陆续编发反垄断、出口管制、反商业贿赂等一系列重点领域合规指南,全面推进合规管理工作,推动将合规要求覆盖各业务领域、各职能部门、各级子企业和全体员工,贯穿业务开展全过程。中央企业全部成立合规委员会,出台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合规管理“三道防线”。国投等许多企业领导班子带头进行合规宣誓、签署合规承诺书,中国中铁形成一支5千多人的合规联络员队伍,实现三级单位和一线项目全覆盖。与此同时,国家电投等不少企业探索构建法治框架下的法律、合规、风险、内控协同运作机制,着力打造“法律合规大风控”管理体系。随着合规管理的持续深化,“人人守合规底线、事事防合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对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东方电气集团合规管理工作获得外方合作伙伴高度赞赏,进一步促成双方深度合作。
四是突出抓好涉外风险管控,有力保障国际化经营。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更加凸显的背景下,始终高度关注涉外法律风险防范,指导中央企业定期开展排查,针对投资准入、资本市场、知识产权等高风险领域,及时采取管控措施,防患于未然。加强境外法律专题研究,先后编印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风险防范指引,推动企业提前研判、深入评估风险。南航集团对境外不同区域法律风险实行“红黄绿”标识管理,“查色识险,按色控险”。中国有色集团在对23个国家进行风险评级的基础上编制投资负面清单,中交集团启动35个国家法律风险防范数据库建设,为防控境外风险提供专业支撑。中国三峡集团、中粮集团等许多企业法务人员全程参与、深度介入境外重大投资项目,保障项目依法依规。针对近年来美国政府陆续将我多家中央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等各类清单的做法,有关企业积极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自主维权,同时进一步强化法治建设,认真遵守国际规则和东道国法律,确保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把握了工作主动权。
五是强化监督问责,扣紧国资监管最后一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深化改革中必须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一贯要求,国资委积极采取措施,政策法规、产权和财务管理、监督追责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督机制,着力打造事前制度规范、事中跟踪监控、事后监督问责的监管闭环。坚持“先立规矩后办事”的原则,加快健全国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截至目前,国资委现行有效规章27件,规范性文件212件,为国资监管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制度基础。树立“雷区意识”,强化事中管控,通过建立风险提示函、约谈、通报等工作机制,加强对高风险业务的实时动态监管,持续推动融资性贸易风险处置和出清,针对金融衍生业务、信托、基金等及时提出风险管控要求,指导企业依法开展降杠杆减负债防风险工作,整体负债率较2016年降低2.2个百分点,带息负债占比连续实现“九连降”。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不断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风险防控不力等行为的问责力度,组织或督促中央企业核查违规问题,年均问责千余人次,形成有效监督震慑。
经过五年持续努力,中央企业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重法治、防风险的工作机制。从集团总部到各级子企业,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推动力度持续增强。二是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风险防控体系。法治工作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三是逐步打造一支能与国际大公司法务人员同台竞技的专业队伍。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全部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重要子企业设置比例超过90%,法务人员达到3.2万人,比2015年增长60%,专业化率超过80%,“内心忠诚于企业、能力聚焦于专业”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蓬勃发展。四是积极培育一种依法合规经营管理的企业文化。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经营管理的能力明显增强,“守法诚信是第一生命,违法经营是最大风险”等意识牢固树立,依法治企能力已经成为中央企业参与全球竞争、跻身世界一流的重要软实力,为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保障。
翁杰明强调,“十四五”时期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严峻复杂,需要把强法治、防风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资委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部署,指导中央企业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心任务,不断深化法治建设,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健全五个体系、提升五种能力”,即着力健全领导责任体系、依法治理体系、规章制度体系、合规管理体系、工作组织体系,持续提升法治工作引领支撑能力、风险管控能力、涉外保障能力、主动维权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力争部分中央企业法治工作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推动改革发展、促进基业长青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