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之一,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4月底,和会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悍然决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对废除二十一条条约,则借口不在会议讨论范围之内,完全予以拒绝。
巴黎和会的消息传至中国后,全国人民激愤异常,北京青年学生首先燃起了反侵略、反卖国运动的火焰。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学校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
油画《五四运动》 来源:《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学生们涌向东城赵家楼,焚烧曹汝霖的住宅,并痛打时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等卖国贼。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留在现场的32名学生,这更激怒了示威的群众。
在北京政府大批逮捕学生的高压下,学生进一步发动了罢课,并于6月3日展开了大规模的街头宣传。北京青年学生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洋军阀的英勇斗争立即得到了全国学生的热烈响应,工人和市民也相继卷入了这个浪潮。上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唐山、长辛店铁路工人举行游行示威。南京、杭州、天津、保定、济南、武汉、长沙、厦门以及东三省等地的学生工人和市民都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在全国形成了如火如荼的群众运动。
在广大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北京政府终于被迫让步,释放了被捕的学生,撤销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五四运动后期工人成为运动的主力,中国工人阶级开始走上中国政治的舞台。五四运动的另一结果,是使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他们脱下长衫,来到工人中间,了解工人的悲惨生活,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开办工人夜校,提高工人的文化知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实现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化。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这就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准备了思想和干部条件。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直接推动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就有了自己的先锋队,中国革命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力量,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