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发布《2022 年反诈治理半年报告》(下文简称为《报告》),从 " 早感知 "、" 快识别 "、" 准提醒 "、" 广防御 " 等方面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其多项风控新产品和技术升级,其中包括与游戏厂商合作推出守护未成年人游戏沉迷与欺诈的安全锁,为不便接听电话用户推出的图文互动机器人,以及与荣耀、vivo 等手机厂商合作推出、已升级 1000 万部手机风险感知能力的终端 " 可信隐私沙盒 " 等。
据了解,得益于多项技术的升级,蚂蚁集团风控引擎可通过 AI 博弈,自动模拟黑产对抗并进化,强化对新型骗局类型的认识,做到快速跟进。目前已实现 100% 覆盖公安机关当前披露的骗局类型,其中包括虚拟货币、元宇疫情诈骗等最新型骗局,并对 " 刷单欺诈 " 这一持续高发的骗局类型着重防控,报告期内用户在该类欺诈中的资金损失率下降 36.9%。
《报告》中指出,目前蚂蚁集团智能风控系统已进入 10 毫秒级别,即可在 0.01 秒内完成对一笔交易的全部风险判定,在进一步提高支付安全性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对于判定为无风险的交易,系统会极速放行,而对于判定为有风险的交易,则配置了 90 秒风险 " 确认期 "、15 分钟的交易 " 冷静期 ",以及 24 小时的交易 " 反悔期 "。
其中,在 " 早感知 " 方面,通过对有害账号的和恶意应用特征的分类识别,可快速发现深度隐藏的诈骗应用,做到提前预警或拦截。相较于以往,目前其风控系统对高危风险 APP 识别覆盖面和精准度已提升 4 倍,并在报告期内提前发现及处置不良账号 16.83 万个。而在 " 准提醒 " 方面,该集团持续提升风控系统的 AI 主动交互能力,每天与 7.1 万用户进行深度交流,完成风险提醒,用户交流意愿平均时长达 90S 以上,通过 AI 机器人呼叫劝阻,让用户终止涉诈交易用户止付率提高 80%。
据《报告》中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资金阻断方面,报告期内已实现主动识别并阻断资金转移,日均提供相关线索 2.1 万条,为受骗用户追回资金 362.25 万元。
除新产品打造与技术升级外,《报告》中还公布了 2022 年上半年蚂蚁集团在反诈防诈科普宣教方面取得的成效。其中显示,蚂蚁集团联合国家反诈中心、全国老龄办、工信部等多家单位,已先后开展多场线下反诈讲座和助老学用智能手机活动。其中,面向大学生群体的 " 无诈校园 " 项目已举办了 102 场宣教活动,覆盖 350 万人,并实现宣教 3 天内相关区域内学生受诈骗案件量下降 44%;而面向老年群体及偏远县城居民的 " 蓝马甲 " 公益行动目前已有超过 100 家合作伙伴参与,在全国 70 个城市举办超 21000 场活动,线下服务老年人超 35 万人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蚂蚁集团方面还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通过设立专项科研基金,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浙江大学等院校和机构开展反诈技术合作研究,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开设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安全、数据隐私安全等反诈基础课程,助力安全科技人才培养。自今年以来,其新增反欺诈相关技术专利申请超 100 个,被 CCF 推荐 A 类学术会议和期刊收录的科研论文数量超 10 篇,同时该集团反诈系统还获得了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卓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