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文库 > 内控
如何确定内控建设的结构及重点,怎么做才具备应用价值?
2023年08月15日

在内控领域里,不少人在努力阐释着COSO框架,或者极尽全力地研究着内控规范与18项内控指引,或者干脆把18项指引作为内控建设的结构模块。

于是,在千变万化的企业中,流转着一套基本趋于一致的内控范本。但不被参考、借鉴、遵从的内控建设产出,有意义吗?

01.内控重点来源于外规与管理关切

曾有过一个从事咨询业20余年的朋友与我一起探讨:确定内控建设的重点,是以18项指引为依据,还是以企业的主要风险为导向?

我的回答是:考虑外规要求,从企业的管理关切及应用需求角度确定结构重点;从洞察管理模式和方法角度确定重点建设环节;兼顾18项指引,从依据、控制规范、表单化、可执行角度落实内控具体建设内容。

为什么出现与大多人截然不同的回答?理由有三:

第一,18项指引,是以规范中提到的内容为输入,从“控制维度”进行的说明,面向的是各类、各型企业,涉及的建设重点,很多不属于一个管理层级。

从具体内容上,侧重于从企业运营的阐述,反映普适性的控制机理。所以,指引发挥的作用是“对内控建设的指导型参考”,而不是内控建设的“参照标准”。

合规,是企业经营的最低基本条件。企业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监管政策、上级规章制度等约束、限制性要求,从外部的视角看,就符合合规经营的基本理念。所以,内控建设的重点,首先要对齐外规监管的合规要求。当然,要审视内规与外规的耦合度,而不能跨过“内规管理现实”,直接导向外规,不符合管理规律。

第二,在满足外规要求的前提下,企业的内控是由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已有管理工具的能力决定的。企业是发展的,所以,内控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必要、系统为宜。

其次,企业发展以追求价值增长为导向,是一个从“外部链接到内部整合”的过程。内部整合体现在“管理”,可以从战略实施的“模式-方法-流程-能力”路径理解,一步步向“内控”靠近。

不同行业的企业,或同一行业但采用不同经营、管理模式的企业,或同一模式下采用不同管理方法的企业,体现出的控制环节、控制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在第3部分以实例分析说明。

第三,理解内控不能简单以“防风险”而述之。无论是管理、还是建立规则,都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预防风险思维为牵引。对风险的理解,不能以风险的语言为“果”,而应以“存在不确定状态的事项”为中心。否则,会再次构成“死循环”,这就是很多企业建立的内控,缺乏可参考、可借鉴、可执行的原因。

02.清晰内控建设的对象

如果能够洞察内控的本质,就会发现企业中具有控制功能的各类活动,其实有非常大的差异。从管理角度,控制活动可以分为3类:一是旨在影响“某类不确定状态可能”的控制;二是旨在影响“产出”的控制。两类控制活动的性质、目的截然不同;三是监督控制(不议)。前者是因发挥领域职能,需要嵌入的“控制”;后者是由产出的管理权限决定的“控制”。二者的相同点,都是管理控制。

内控建设的核心,不在于“控制活动”本身,而在于控制活动背后的“控制规则”。控制活动是依据规则发挥控制功能的“表现形式”,管理中的规范化就是“规则化”。那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区分两类控制活动?

衡量一个事物,只能用同一的“尺度”,不能形成“双重标准”。区分两类控制活动,具有同样的道理。

如何选择同一尺度?审视同一流程,用对应的同一制度去看。企业中的跨部门流程一定有对应的制度,但同一制度对应的,可能是多条流程,或者没有流程。

怎么区分?用RACI方法,面向产出的控制,一定是“A”;职能发挥的控制,一定是“C”。前者反映的是整体权限责任,后者反映的是面向局部或者某一维度的能力。内控建设面向的是“C”,而不是“A”。

A由选择的企业制度最终完成了确立,“C”由制度确立的是“授权”,但没有最终决定“具体怎么做”。所以,从内控角度,该制度是部门发挥“C”功能的“法定来源”,就是内控建设对象。具体怎么做?需要该部门“建立规则”。联系企业现实,比如:一个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在制度之下,该部门往往会研究“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即内控建设的具体内容。

03.由管理模式和方法确定内控环节

找到了内控建设的对象,如何确定“环节与重点”呢?这种方式,会不会导致与“内控指引”脱节?

不会。18项指引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管理职能,企业所有部门都负有内控建设的责任,但反映的结果,一定会存在极大不同。对照一下企业内控建设的程序手册,就会发现“问题所在”。

我们以内控指引中最富有宏观性的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还有18项指引“未涉及”的研发管理为例,反映内控建设的整体思路、逻辑和步骤。

(1)确定战略管理的内控环节

战略管理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分解、战略执行、战略评估与调整4个步骤。从战略制定角度,由战略管理部门组织各部门、各下属运营单位实施,但并不意味着战略授权,而是职能的发挥。

战略制定阶段,是从顶到下、从下到上的往复过程。目的在于上下对齐,从而形成一套既有挑战又有一定程度可实现性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战略管理部门在于上、下的协调,以及企业级领导者的审视与决策。这个阶段无需增加专门的“内控”。

战略分解指的是从SP转化为BP的过程,BP强调的是年度计划,是战略管理的职能分支。无论是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都是面向未来的策划工作,所以,重点体现的是“风险评估”,而不是“内控”。过程中的控制,体现的是计划管理职能对风险事项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计划目标,所以不存在重点的“内控建设环节”(资金年度预算计划不同)。

战略执行阶段,包括了计划的执行,以及企业扩张所开展的投资、资源重整等重大事项,出现了 “不确定事项”!体现的不是“事项整体本身”,而是企业“扩张项目与战略管道的匹配性”风险,这是战略管理部门“重点控制”的职责。所以,战略管理的内控环节,在于“三重一大类的风险决策型事项”,而不是企业内控手册中所谓的“战略审批流程”。问题在于:投资、资源整合是不同类型流程,控制节点相同,但流程不同。看看手册,做到了吗?

(2)确定组织管理的内控环节

不低于95%的企业,在组织管理内控建设方面,展现的是一个“基于组织层的管理流程”,问题出在内控建设者,根本没有理解“组织管理”。

对企业来讲,组织结构层需要保持相对稳定,进行一次组织结构的调整,是“影响非常大”的非例行调整事项,没必要建流程,也没必要谈“内控”,内控是需要成本的。

组织管理职能,不仅仅反映在“组织结构”管理,组织管理的最小单元在于“岗位与编制”,企业中各部门无权对“显性的常设组织”进行调整,但存在“项目组织”建立、私自扩展角色(超控借调)的风险。对比一下企业现实,是不是如此?

项目组织的建立,是企业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不是不行,而是要有条件。比如,超过一年的项目组织,需要组织管理部门同意,这就是“条件规则”,构成了“触发内控的条件”;其次,对超编风险的控制,借调多少人、用多长时间,都需要“管控”,这才是组织管理“内控环节与重点”。所以,内控由管理方式、方法、职能决定。看看手册,做到了吗?

(3)确定研发管理的内控环节

18项指引,并没有专门的研发内控指引,但研发管理的内控,是非常重要的“价值域”控制环节,怎么可能不管不顾?

企业间的经营模式不同,对价值域的定义并不一样。任何企业都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区别在于“产品的性质”,是以“项目体现的产品”,还是以“规模产品体现的方式”。前者重点在于“人”的能力,后者在于“产品投放的可持续性”,我们以后者为例说明。

产品的可持续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创造,二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又可划分为两个结构部分:以项目为中心的研发,往往不被纳入价值链,而归纳于“技术开发型”;产品的系列化扩展型创新,才是价值链的构成。

技术开发,最大的风险在于“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失控与流失”;在于“把有限资源投入到一般技术开发”;在于“超出战略管道非主业项目”的技术开发;在于“过度的应用新技术带来产品质量、成本失控”┈┈

这些风险,来源于“研发机构与技术开发实施单位”,存在超出“研发管理部门容忍度”的可能,所以需要实施“内控”。

企业中的内控,需要考虑创新性,特别是研发管理,不能把研发“管死”了。所以,研发管理部门需要建立“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清单”、“反映容忍度的标准”,即触发内控的条件,一旦触发,研发管理部门就要介入“控制”,反映的方式往往是“评审”,但“内控活动”不是“评审”本身,而是建立于“清单”、“容忍度标准”基础上的“内控规则”。清单是内控依据,规则是内控规范化内容。看看手册,做到了吗?

04.结语

现实中,企业内控管理部门往往还有风控、合规管理的职能,很容易被什么“一体化”原理型的说法迷惑。所谓的一体化,是流程对管理要素的承载,但不要误以为“那么简单”,与其为了“不切合实际的原理”浪费时间,还不如把“一件事儿做深做透”,最大化兼顾其它,这是事实。

不少企业的内控部门,一直为内控手册不能落地、难以被其它部门认可所困惑。

首先要看的是,手册是程序文件,还是真的“管理手册”,此谓一;其次,要看一下,程序手册是否反映了“管理现实和需要”,管理上出现了错误,其它部门就不能理解内控管理的机理,自然不会借鉴,此谓二;最后,要看一下所谓的流程和作业说明文件,是原理型流程,还是“对事”流程,作业文件是不是充斥了满篇的风险语言?原理型流程和纯粹的风险语言,本身是模糊的,是不可执行的,不会被任何部门认可,这是能否给其它部门“带来价值”的关键。

来源:风控新视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分享到 :
6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