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党建首页> 乡村振兴
建设高标准农田 夯实农业强国根基
2024年07月18日

近日,国家统计局农村司解读夏粮生产情况时通报,2024年我国夏粮获得丰收,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每公顷单产比上年增加135.4公斤,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8万吨(2996亿斤),比2023年增加362.7万吨(72.5亿斤),增长2.5%。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扎实基础,也为全方位夯实农业强国根基提供了关键支撑。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新时代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打好制度、资金、管护、科技“组合拳”,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开拓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重要议题已经连续十余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据统计,2018—2022年间共新建高标准农田4.56亿亩,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了一大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优质良田,有效破解人多地少水缺的资源制约瓶颈。同时,我国致力于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农田建设管理新体制,从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再到发布《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等,这一系列制度设计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了方向、目标、路径,彻底改变了农田建设领域“五牛治田”的局面,守住了耕地红线,防止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为统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公益性强、建设周期长,离不开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和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对此,近年来,我国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支撑作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先易后难有序实施,推动从中央预算中设立农田建设专项,抓好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此外,我国还将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400元,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用好一亩。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专门印发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试行)》,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涵盖耕地质量、工程质量、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充分调动了各方力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有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农田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建后精管细护是确保高标准农田设施长效使用和发挥效益的关键抓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基本建立了县级政府为主,乡镇或村级集体组织具体实施的管护制度,主要包括以“网格化/田长制”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管护模式,以“上保险”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管护模式等。我国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产权归属和管护主体,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鼓励各地利用专业化、社会化等力量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的管护模式,探索发挥保险等专业机构优势,提高管护水平,持续发挥高标准农田效益。同时,开发“农田建设随手拍”小程序,引导调度农民参与项目规划、建设、管护和监督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良田粮用、粮田良用”。

高标准农田的核心是“科技含量高”。近年来,我国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大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各个环节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形成良种、良机、良法、良制融合与集成应用的格局,打造智慧农业试验区、示范区、推广区、辐射区,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模式与农业深度融合,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田间地头装上“智慧大脑”,推动多地形成智控、智管、节效的智慧农田综合管理体系。未来,要不断更新现代化管理理念,利用数字赋能智慧农业,强化高标准农田监测与用途管控,构建多方参与、资源共享、利益联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高标准农田里的新质生产力,让更多粮田变良田,确保2030年规划建成12亿亩的基础上,加快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为建设农业强国夯实“耕”基。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分享到 :
6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