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市审计局开展对国有企业B发展质量状况专项审计调查。B企业是A市主要投融资国有企业之一,资产总额超500亿元,承担了市里诸多大型民生、城建等重点项目和工程。面对庞大的集团组织架构,审计组成员进点后首先对企业层级进行梳理,对其开展和运作的项目按行业类别和投资额进行分类整理,以了解企业情况,确定重点关注的项目,审计组内再分成小组进行审计。张科和小王所在的审计小组主要负责对重大项目之外的一些新兴行业投资项目进行审计,这让刚参加工作[内审网注:更多审计方法案例搜索关注公众号内审网]的审计新手小王同志不太开心,戏称自己的小组为“非主流小分队”,张科及时安慰他:非主流“项目”更要好好审,发现问题才是真!两人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
小王在查看项目时,发现B企业在2018年初与民营企业Y合资成立了人才管理有限公司M,开展人才管理项目,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等工作,注册资本100万元,B企业代表国有资本出资49万,占49%,民营企业Y出资51万元,占51%,Y企业的老总钱某任M公司的董事长。“真是个小项目啊!”小王自言自语,刚把资料放下,他又有些不放心,就顺手拿起了M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多看了一眼,上面明确显示着到2018年末M公司已亏损了97.9万元。“哎呀!才一年时间,注册资本就都花完了……”小王这句话还没说完,就引起了张科的注意,她也凑过来,翻阅该公司的资料,发现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到“至2018年12月净利润达到1000万元”的目标。张、王二人对视了一眼,“现实与这目标真是相距甚远啊!”张科决定,尽管金额小,但是仍然继续关注,通知B企业尽快提供M公司业务开展情况材料、绩效考核资料、公司花名册、薪酬发放表以及账本凭证等相关资料。令人费解的是,除了业务说明,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迟迟未到,B企业也很着急,几次催促M公司都被敷衍,开始的理由是公司人少,出去调研了,后来又说财务请假了,三番五次下来,都不得而终。这让小王感到很奇怪:“只是正常的提供资料,有什么可隐瞒的呢?”多次催促后,M公司的董事长,即人才管理项目的负责人钱某带着资料来了,还没等张科和小王翻看资料,他就开始了他的“演讲”,一会说他们这个项目进展困难,平台资源受限,新老客户都难以合作;一会又说自己的Y企业多年积累的水平和实力是非常强劲的,自己的水平和地位很高,同时抱怨他们这个项目的收益已经比本地行业内平均薪酬低了好多!这位钱某长篇大论了半个多小时,说得小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这还什么都没说、什么也没问,他怎么有种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张科点点头,表示同感。钱总走后,张科和小王一头埋在了资料里。经过认真审阅,发现整个团队9人均在M公司领取薪酬,一年共计87万元;该人才管理项目这一年仅仅是在维持运转,经营性业务开展得十分不理想;同时,B企业和Y企业签订的投资合作协议约定了项目运营团队全部由民营企业Y组建,并且Y企业的运营及管理团队人员在职期间不得避开合资公司M而私下为Y企业及其下属子公司等承揽业务。而此时,小王又有了重大发现。他通过大数据检索,搜索到Y企业的钱总和其团队经理周某,分别给另外两家国有企业合作方开展人力资源相关业务。小王立刻联系这两家企业开展外围调查,取证得知,两家企业已于2018年初与钱某的Y企业签订了三年长期合作协议,现已完成了两年的合作。结合M公司的账务资料,从这两家企业取得的业务收入280万元并未在M公司账中体现,这一情况直接违背了B企业与Y企业签订的投资合作协议内容。至此,事情一目了然:B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对合营公司的运营管控不到位,一方面项目实际收益远未达到可研收益预期,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方人员在合营公司领取报酬的同时,以民营企业名义对外开展业务,收入未纳入合营公司,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张科和小王相视一笑:原来之前的不配合和“此地无银”,都是因为心里有鬼啊!B企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采取措施,一是立即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在审计期间将相关人员在外领取的报酬280万元追回入账;二是继续加强向M公司派驻常驻董事和副院长,协助项目运作和国有资产监管;三是尽快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合营公司进行内控和财务审计;四是对B企业参与的其他合营公司和全部项目进行梳理和自查,担当作为提高效率推进项目运作,加大绩效考核力度,真正做到国有企业推动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张科说:尽管是个“非主流”的小项目,问题金额也不大,但却十分典型,小项目里也能捉到“鬼”啊!
来源:审计实践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