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况】
B公司是A单位所属自办实体。2012年,A单位成立资产处置小组,B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某为资产处置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负责公司资产处置事宜。该公司资产账面价值1800万元,C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评估报告显示,评估价为800万元,最终处置价为800万元。其中,C会计师事务所将B 公司资产评估减值的主要原因是,将2011年5月B 公司应收H商贸有限公司(外省,以下简称H公司)的1000万元确认为坏账。
【查处过程】
审计组认为,有必要核实坏账损失的真实性。
审计人员向下游延伸M市H公司。查工商资料显示,H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该公司已于2012年8月注销营业执照,公司注册地址为假地址。经公安机关协查H公司法定代表人查某、公司经理李某都是冒用当地农民的身份证。为此, 审计人员提请M市人民银行协助,查询到H公司财务负责人的真实姓名为向阳。根据审计人员掌握的情况,向阳正是B公司总经理、资产处置小组副组长王某的妻子。这么看来,确认为坏账的这1000万元不良资产就不那么简单了。
同时,一路审计人员继续深查B公司的账。发现2011年4月,有4张会计凭证反映B公司从D公司分4批购入多晶硅产品1000万元,购买手续齐全,程序正规。审计人员到D公司进行核实,D公司称双方虽然签订过多晶硅产品购销合同,但B公司却以种种理由并未履行。审计人员马上对购货发票进行了鉴定,发现B公司入账所用的均为虚假发票。那么,既然采购是虚假的,支付的货款去哪儿了?
经申请获批,审计人员对D公司的收款账户进行了追查,发现B公司支付的1000万元次日就转入了H公司账户。D公司财务人员解释说,B公司虽然未履行合同,但打过来了1000万元货款,在协商确认不再履行合同后,即要求D公司转入其指定的账户。
审计人员继续追查H公司的银行账户,查询发现,H公司收到1000万元后立即转入F市、S市、 T市的25个私营企业账户。审计人员马不停蹄,兵分几路,对汇入金额较大的十几家私营企业进行追踪调查,其中部分企业的工作人员称,上述资金均已提现交予向阳,自己则从中收取了5%~7%的手续费。
审计组并没有就此作罢。会计师事务所对此是否知情?面对这么明显的漏洞,为何却允许对这笔莫须有的坏账进行核销?审计组查阅了C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评估报告工作底稿,发现底稿中的记录非常简单,确认坏账的依据就是2012年H公司注销工商登记的材料。审计人员与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展开一场严肃的谈话,指出其评估报告严重不实, 审计将移交相关部门严肃处理。最终,该负责人承认,B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通过某权力部门领导打招呼,要求其在评估报告中予以照顾。
【技巧小结】
本案例中,B公司通过虚假采购的方式将资金转移至设立的另一家虚假公司。审计人员充分展现了职业审慎,不放过任何一点可疑的线索,面对资金被打散到25家企业账户的情况,采取了不放过一个、重点突击的方式,加大力度追踪资金去向。面对会计师事务所严重不实的评估报告,采取核查其工作质量的方法,查找其工作底稿漏洞,发现双方串通的真相,从而完整揭示这一违法违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