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该部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4部门协同发力,通过专案督导、提级查办、联合挂牌督办等手段加大监管力度,巩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截至11月底,全国共查处2310家存在弄虚作假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向公安机关移送刑事案件167起。
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两大类。其中,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由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监测数据总体客观准确、独立权威、真实可信。“污染源监测方面,问题主要出现在排污单位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开展的监测活动中,弄虚作假现象较为突出。”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表示,自2022年10月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专项整治,公开曝光62个典型案例,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据了解,针对陕西西安科纳公司、山西太原方创公司环境监测造假问题,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实施挂牌督办,突破虚假报告判定、外围调查取证、涉案金额认定等重点难点,两家公司被吊销资质、9人获刑。
“这两起刑事案件就是发生在第三方机构监测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问题,造假手段和方式非常典型,可以概括为‘不到现场、到了不采、采了不测、测了篡改’。”赵群英说,不到现场,就是坐在办公室系统造假,出具虚假的监测数据和报告。到了不采,是指检测人员到现场后进行“表演式”采样,假采样或者少采样,到实验室内伪造数据。采了不测,主要表现为故意更换、遗弃监测样品,出具与所采样品无关的监测数据和报告。测了篡改,主要是在分析测试或编写报告环节篡改数据。
为从根源上解决上述造假问题,赵群英表示,将从“部门联动、科技赋能、法治保障”三个方面继续努力。在加强部门联动上,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着力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研究联合开展第三方监测机构检查工作指南;联合最高检、公安部以及最高法,举办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培训班,联合研究制定办理刑事案件证据指引,打通“两法”衔接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在强化技防体系上,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进行穿透式监管,推动建立针对环境监测活动“人、机、料、法、环、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在加大立法供给上,目前正配合司法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制定工作,条例将以打击监测数据造假为重点,推动赋予生态环境部门打假处罚权限,进一步压实排污单位数据质量主体责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同时提高违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