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文库 > 廉政合规
如何真正落地合规管理?
2025年02月08日

合规管理(Compliance Management)在很多企业里被当作一道防火墙,主要目的是防止违规、减少罚款、避免法律风险。但按照COSO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的理念,合规不应该只是企业的“安全锁”,而是应当融入业务,实现“风险可控、价值可增”的目标。

问题是,很多企业的合规管理还停留在“查错纠错”的层面,缺乏真正的执行力。如何让合规管理从“防守”变成“赋能”?这篇文章将给出落地方案,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企业打造真正有价值的合规管理体系。


合规管理的误区:为什么很多企业做不好?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企业合规管理普遍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 典型表现 结果
仅靠制度合规 只是在合规手册上写规则,执行力差 员工不重视,违规事件仍然发生
合规与业务脱节 业务部门觉得合规是“绊脚石”,两者缺乏融合 业务推进受阻,合规变成企业内部博弈
合规滞后,亡羊补牢 违规发生后才开始整改,没有事前预防 企业形象受损,可能遭遇重罚
依赖人工审查 合规流程靠人工审批,效率低下 业务流程拖延,错失市场机会

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企业把合规看成合规部门的事,而不是整个组织的责任。要真正发挥合规的价值,企业需要调整思路,从“合规管控”转向“合规赋能”。

如何让合规成为业务的加速器?

根据COSO ERM框架的指导,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把合规变成业务的助推器,而不是障碍。

1. 让合规成为业务目标的一部分

错误做法: 业务目标和合规目标是割裂的,业务部门为了增长可能会铤而走险,合规部门则想尽办法“踩刹车”。
正确做法: 在制定业务目标时,同步考虑合规风险,让合规成为业务目标的一部分,而不是事后的补救措施。
📌 落地举措:

  • 新产品、新市场、新业务规划时,合规部门必须参与,提前评估法律风险。
  • 绩效考核不仅看业绩,也要看合规执行情况。例如,销售人员的考核不仅仅是销售额,还要考虑合规销售行为。

2. 合规流程数字化,提高效率

错误做法: 合规审批全靠人工,流程复杂、冗长,业务推进困难。
正确做法: 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合规管理效率,让合规流程更智能、更敏捷。
📌 落地举措:

  • 采用自动化合规系统,减少人工审批,提高审批效率。
  • 结合AI和数据分析,实时监测风险,例如使用算法检测异常交易,提前预警风险。
  • 设立智能合规指南,让员工在操作前可以快速查阅政策,而不是等违规后才发现问题。

3. 让合规变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错误做法: 合规培训只是走过场,员工觉得合规和自己无关。
正确做法: 用实际案例、激励机制、文化建设,让合规变成企业日常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的“条条框框”。
📌 落地举措:

  • 定期分享真实案例,告诉员工合规的实际影响,让他们有切身感受。
  • 设立合规激励机制,比如对发现并举报合规风险的员工给予奖励。
  • 让领导层带头践行合规,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

企业如何搭建“赋能型”合规管理体系?

要让合规管理真正落地,企业可以按照COSO ERM框架的五大步骤进行实施:

步骤 关键内容 执行方式
1. 设定合规目标 让合规融入业务目标,而不是事后补救 在业务规划阶段就纳入合规考量
2. 识别合规风险 提前发现潜在风险,避免“亡羊补牢” 采用数据分析、内部举报机制
3. 评估合规影响 识别高风险领域,优先分配资源 使用合规风险评分模型
4. 设计合规措施 通过数字化工具提高合规效率 自动化合规审批、智能合规指南
5. 持续监控和优化 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持续优化 定期回顾合规流程,调整策略

 

企业在面对合规管理时,不应该只是想着如何“防错”,而要思考如何“借力合规,助力业务增长”。只有当合规管理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成为战略的一部分,成为运营效率提升的一部分,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从防守到赋能”。

 

如果你的企业也在思考如何优化合规管理,不妨从以上三点入手,逐步打造一个高效、智能、赋能型的合规体系。让合规,不再只是负担,而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来源:CIA内审师小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分享到 :
6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