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李强提到,一年来,产业升级有新进展,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亩产提升10.1斤。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防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出台一批区域发展政策,实施一批区域重大项目,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政策,区域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 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 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亩产提升10.1斤; 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4%; 出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7%; 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 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 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惠及1100多万人。 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