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文库 > 舞弊
企业采购过程中常见的舞弊行为及应对措施
2025年03月18日

      由于市场激烈竞争导致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使得采购环节成为舞弊风险的高发区。

 

      采购项目范围广阔,不同采购项目和不同采购环节就要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同时这些预防措施需要配合使用方能生效。

         企业采购事项主要包括:生产原材料采购、外协加工产品采购、设备采购、备品备件采购、工程材料采购,各种服务,如保险、水电气、软件,甚至外包项目等。

        企业采购从实践角度看,主要可以分成六个环节,分别是供应商开发、签订采购合同、下达采购订单、验收货物、确定应付账款、支付货款,这六个环节中每个都有其关键控制点。

        接下来本文将从采购舞弊的表现形式及企业相应的应对策略展开论述,旨在帮助企业最大限度预防企业舞弊中最为高发的采购舞弊。

01
公司采购中常见的舞弊行为

       采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一方面,采购岗位需要处理大量的供应商关系,这使得采购人员能够积累广泛的社交网络和资源,从而给他们提供了比价和压缩供应商利润的空间。此外,公司高层通常不直接参与供应商交往,为采购人员提供了一定的独立权力,使他们能够相对自主地管理这些关系。另一方面,采购岗位通常需要签署大量合同,调配大量资金,但这其中也可能产生虚假交易的风险。更有甚者,一些采购人员可能借用亲属或亲近关系的身份注册类似于公司上游供应商的企业,进行"二道贩子"等不当行为。

综上,公司采购过程中常见的舞弊行为主要包括:

01


与上游供应商或加工工厂勾结,虚构采购项目、虚报或隐瞒采购价格,从而危害了公司的利益。

02

挪用公司采购款项,向不符合公司要求或国家标准的供应商购买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对公司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03

注册虚假空壳公司,以承接虚假采购项目,旨在欺骗公司获取资金。
04


注册与上游供应商或加工工厂相似的同业公司,从其他供应商购买不符合公司采购标准或存在质量问题的货物,然后以公司采购价或公平市场价格出售给公司,以牟取差价,从而欺骗公司的款项并损害公司的利益。

02
就员工舞弊行为的应对措施

    如前所述,公司对采购人员的舞弊行为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如何应对员工的舞弊行为,应当成为公司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组织牵制法

为防止采购领域的舞弊风险,企业可以采用组织牵制法,涵盖采购过程中的六个环节。

以供应商开发为例,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建立合格供应商清单,规定只能从中选择供应商。同时,质量工程师在供应商开发中起关键作用,全面评估进入清单的商家或厂家,大公司的质量工程师可否决不合格供应商。

采购管理委员会由多部门组成,共同决策关键采购事项,如确认供应商、批准合同和支付计划。权责分散至不同部门,增加审查,降低欺诈风险。这些措施虽复杂,却能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2、多家询价集中供应商

跨国企业通常采用多家询价方式,全面考察多家供应商后,最终选定一到两家供货。这一政策在防范采购舞弊风险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多家询价提高了找到最佳供应商的机会,同时集中供应商有助于扩大采购量,从而实现降低采购成本和简化采购管理的目标。

虽然过去采用众多供应商的方式表面上增加了供货的多样性,也可能促进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但从长远来看并不有利于企业。当供应商数量众多时,每家供应商分到的订单数量有限,这可能导致质量下降并引发复杂的舞弊问题。因此,在确保供货稳定性的前提下,集中供应商成为预防采购舞弊风险的重要策略。

 

3、利益冲突回避

作为内部控制的关键政策和措施,利益冲突的避免同样适用于采购的各个环节。

内控和人事部门应定期对所有敏感岗位的员工进行利益冲突调查,包括采购部、设备管理部、质量部、物流部、生产部和财务部的员工。这些员工涉及采购和供应商交往,因此需要特别审查。

在招聘上述岗位的员工之前,人力资源部应进行利益冲突背景调查。如果发现员工和供应商或内部上级存在潜在利益冲突,公司应要求他们采取回避措施。员工本人也应主动提出回避请求。

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是,对于那些关键岗位或具有特殊技能的主管或专家,如果存在潜在利益冲突,通常的做法是将其意见仅作为参考,或者引入第三方判断,以确保决策的公正性。

 

4、采购人员保证书和员工自律承诺

为预防采购舞弊风险,员工的自律承诺至关重要,特别是采购人员的事前承诺。

内控主管可根据不同风险程度制定员工保证书格式,进行培训后员工签署并归档,包括采购人员保证书和员工自律声明。这些文件规范员工行为,预防潜在舞弊风险。它们可能与企业管理程序不同,但是构成内控的一部分。采购人员保证书涵盖内控政策、反贿赂原则和信息披露规定等内容,员工需提前认可违反的后果,以确保处罚得以执行。

这些文件可根据行业特点和过去的舞弊案例进行定制,适用于采购的各个环节,有助于防范舞弊风险。

 

5、行为员工守则

在跨国公司中,企业通常会在内部制定一套员工行为守则。其中的一部分如收取礼品政策和公共关系处理规定中,都会明确规定禁止员工接受各种形式的商业贿赂。


员工行为守则对包括采购业务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均有效。该政策也对整个采购环节有效。

6、舞弊案件举报规定

为预防各类舞弊行为,企业建立了舞弊案件举报机制。内部审计、内控、纪检监察等部门设立舞弊案件举报中心,接受员工和外部相关方的举报,包括供应商。这一机制包括企业内部举报中心和总部举报中心,由内控、总部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运营。联系方式公布在企业内部并包含在企业与供应商的阳光协议中。

如果供应商在与企业员工处理业务中遇到不当要求或无理刁难,可以根据情况向不同的中心举报。对涉及高级管理或采购主管的情况,供应商可直接向总部举报中心报告。这一舞弊举报规定适用于采购各个环节。

7、访问供应商制度

为控制和预防采购舞弊风险,企业需设定规定,要求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访问供应商这种访问不仅限于高层领导,如总经理、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还应由内控和内审人员进行随机抽查访问供应商。

内控人员的访问有助于了解供应商对企业相关人员的看法,并在访问时明确告知供应商与员工访问的具体规定。如果供应商提出的问题经调查属实,涉及员工将受到纪律处分,以消除后续报复供应商的可能性。

内控和内审人员直接访问供应商,可监督和威慑员工遵守企业规定,对采购各个关键环节的舞弊风险起到预防作用。

 

来源:CIA内审师小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分享到 :
6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