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报销管控不力,再多的利润也是白忙活!
要知道,在人性贪欲面前,管理漏洞,就是单位的资金黑洞。分享26种典型的费用报销舞弊造假行为,供小伙伴们参考。
一、业务源头造假
1.虚构业务,空手套白狼
如,与关系公司或空壳公司签订虚假合同,配套虚假开具发票、伪造物流单据、验收报告等构建形式上的完整交易链。某企业全年虚增技术服务费支出XXX万元,资金通过多个空壳账户回流至某高管个人账户。
2.夸大支出,业务注水
如,将X万元市场调研费篡改为XX万元,配套伪造访谈记录、数据分析报告。某部门为完成KPI,虚构XX份虚假调研报告,被审计抽查时发现所有受访者联系方式无效。又如,伪造会议通知、签到表套取会务费,实际参会人数不足申报1/3,大比例虚报会议费用。
3.费用大挪移,张冠李戴
比如,将A项目真实费用票据用于报销B项目,掩盖成本超支问题。某工程部将XX万元设备维护费[各类审计方法案例报告模板搜索关注公众号内审网可参阅学习]计入已结项的研发项目,导致各项目成本核算严重失真。
4.紧急采购陷阱
刻意逃避预先采购,耳聪捏造紧急采购实现,逃避正规采购流程,通过私自采购,个人报销,创造舞弊机会。
二、单据材料造假
5.差旅行程篡改
利用报销管理漏洞,篡改机票/火车票/出租车行程,将私人旅行包装成公务出差或外出。如,某员工将度假机票配套客户拜访照片,成功报销X万元差旅费,如,修改滴滴行程明细后打印报销(重点抽查订票系统后台数据,要求现场出示或视频检查,或重点关注格式细节是否有瑕疵,如对齐位置、字体大小等)。
6.医疗黑产套利
如,串通医疗机构,购买虚假诊断证明、挂号单、病历本,伪造重病事实。某员工提交伪造XX诊断书申请大病补助,保险公司核查发现就诊医院无相关治疗记录。
7.培训空转,证书骗局
比如,联合培训机构伪造培训证书,配套虚假课程文件、课程表。在某企业领导力培训项目中,XX%人员系虚假培训,并未参与,相关培训照片存在明显PS痕迹。
8.利用考核漏洞,绩效注水,骗取绩效奖金
如,篡改绩效考核表、客户评价表,虚构业绩达标事实,或者联合客户签订意向协议,甚至支付款项(后申请退款)。某销售经理通过一番操作将季度达成率从XX%升为106%,成功骗取XX万元季度绩效奖金。
9.仓储黑洞,虚假损耗
如,某仓库主管与供应商合谋,将正常货物鉴定、标记为破损报废,套取XX万元损耗补偿款,一起分赃。
10.物流幽灵,运输造假
虚构物流运输单据,配套虚假签收单,骗取运输。某区域经销商半年内累计虚增、伪造30车皮货物运输记录,套取运费X万元。
11.办公黑洞,耗材虚领
利用低耗品关注度低的管理漏洞,伪造办公耗材验收、入库、领用记录,虚报打印机硒鼓、纸张消耗量。某行政人员与供应商勾结,每季度虚报XX%耗材用量,套取X万元。
12.福利蚕食,签收造假
伪造签收单、节日慰问品清单,截留福利预算,某工会人员虚报XXX份节日礼盒发放记录,将X万元款项转入个人账户。
13.时空穿越,择期报销
如,为完成本考核期间业绩,获得绩效奖金,将费用隐匿挪腾至下一个考核期间,或考虑到本期业绩过剩,为逃避可能被提高考核标准,并为下一期间业绩提前准备,将未来费用挪至本期报销,造成业务、财务、绩效奖金数据虚假。
14.利用漏洞,重复报销
利用单位查重管控不力的漏洞,及电子发票可重复下载特性,同一张发票在不同账期反复提交。
三、流程审批环节舞弊造假
15.人情报销的道德绑架
以帮领导处理费用为由,迫使下属配合造假。某主管要求实习生虚开发票冲抵其私人宴请,否则以辞退相逼,形成部门舞弊链条。
16.伪造审批,移形换影
模仿领导签名,或盗用领导账号进行审批,或利用系统漏洞篡改审批记录。
17.代为报销,沆瀣一气
如,下属代上级报销敏感费用(如商务招待费),上级直接审批,逃避更高层级审批,形成利益闭环。某总监助理长期代报销实际为某KTV消费、购买高档烟酒的发票,经核查发现消费场所为其固定合作单位。
18.集体串通,利益均沾
部门全员参与虚构费用,形成安全共同体。某销售团队集体虚报客户招待费,按职级分配赃款,案发时涉案金额超XX万元,涉及从基层到总监的完整链条。
19.威胁勒索,心理攻防
以举报领导私生活、泄露商业机密等为要挟,迫使审批人违规审批,某报销人持偷拍视频威胁会计,强行通过XX元虚假报销。
20.化整为零,拆分审批
将单笔超标费用拆分为多笔合规金额,逃避自动拦截或更高层级审批规则。某员工将XX万元费用拆分为3笔X万元报销,直接在部门内和关系良好的财务经理范围内解决,无需审批至CEO、CFO。
四、利用系统舞弊造假
21.篡改数据库,乾坤大挪移
入侵财务系统修改报销记录,掩盖重复报销或超标金额。某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将X万元舞弊记录替换为正常数据,被日志审计系统记录操作痕迹。
22.系统功能层面,利用账号权限造假
拥有过高、过多的系统账号权限,可自己提交、自行审批,尤其注意高层领导、财务、系统管理部门相关岗位。
23.频繁提前操作日志清除
删除或修改系统操作日志以逃避审计追踪,如某IT管理员定期清理财务系统的修改记录,掩盖其他报销数据篡改行为。
五、其他多发的隐蔽手法
24.蚂蚁搬家,长期侵蚀
每次虚报金额不超过500元,利用心理惯性降低警惕,如,某员工三年间累计虚报交通补贴1.8万元,单次最高金额仅480元,多次审计抽样,甚至都未抽到。
25.离职前的狂欢
利用交接空档期突击提交大量可疑报销,某高管辞职前一周提交X万元项目尾款报销,审计介入时已人去楼空,事后追查发现项目三年前已结项。
26.跨境造假,监管套利
利用境外消费记录难核查特点,伪造海外培训、差旅费用,如,某员工提交25万元"新加坡研讨会"报销,经多方核实该日期并无相关会议召开。
时至今日,数字化、全球化、多元化时代,费用报销舞弊虽然呈现出了新的形式,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性,而人性本质从未改变,真与假的较量也从未停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审计人员需要基于业务场景,持续迭代审计方法,用火眼金睛洞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