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合规意识,提升核心员工廉洁自律素养,保障科研工作健康有序,研究院于近日举办“筑牢廉洁防线,守护科研初心”主题廉政警示教育培训会。会议特邀中国区廉政调查部廉政专员闫冲冲授课,研究院领导班子、科级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全员参加。 此次培训聚焦于科研活动中的廉政风险点,旨在引导全员树立牢固的合规意识与责任担当,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为高质量创新保驾护航。 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振聋发聩。会议伊始,全体参会人员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一箱水蜜桃如何演变为几千万元商业贿赂大案》等,通过真实案例,深刻揭示了企业内部贪腐行为的巨大危害,尤其是数据造假、利益输送、内外勾结、损公肥私等问题的严重后果,引发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深入的剖析,参会人员深刻认识到,任何违背诚信、触碰廉洁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闫冲冲结合近期中国区发生的数起案例,进一步强调了科研工作中保持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各种诱惑。 严明“八项高压线” 重申腐败“零容忍”。会议再次强调了“八项高压线”纪律要求,明确传达了对腐败舞弊行为“零容忍”的坚定立场。闫冲冲警示全体人员,必须牢记“零容忍查处”的严重后果,确保不触碰红线、不突破底线、高压线始终带电。 聚焦科研风险,强化防控措施。结合研究院的工作特性,闫冲冲深入剖析了廉政风险,针对研究院的核心风险领域,推行样品移交和检测过程全程留痕;严禁试验人员私下接触供应商;建立新药剂试验接收台账,确保流程可溯源;加强对易制毒爆药剂和有价样品的管理,实行每周清点与视频抽查,账物不符时立即预警等。要坚守底线,维护科研队伍的纯洁性。 深化教育成效,护航科研发展。研究院院长车文芳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深刻汲取案例教训,将廉洁自律要求真正落实到科研工作的每个环节。具体来说:一是在检测化验环节,必须严守数据真实性底线,对钼铁渣等高风险样品要加快自动取样机推广减少人为干扰,严格执行从检测人到院领导的多层审核与对比机制,确保异常数据100%可溯源,同时做到重要样品移交、检测全程视频监控覆盖及台账实物‘双锁’管理;二是在外部技术合作方面,要坚决做好物理隔离,严禁试验人员私下接触供应商,关键沟通必须留痕,新药剂试验等必须建立完整可溯源的接收台账;在关键物品管理上,对危化品执行每周清点+视频抽查,账物不符立即预警,有价样品转移必须保管人、接收人和监督人三方现场签字确认;三是在人员管理上,要时刻守住底线,坚决杜绝任何酗酒酒驾、黄赌毒等违法违纪行为。各科室要立即行动,通过专题学习、案例剖析等方式强化宣贯,并将上述具体防控措施融入日常管理流程,持续织密风险防控网,确保研究院科研环境风清气正,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坚实的纪律保障。 此次培训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纪、以案说法,有效强化了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案例为镜鉴,把纪律规矩融入科研工作各环节,扛牢科研担当。未来,研究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推动廉洁体系落地,让清风正气浸润科研沃土,为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纪律根基,让科研初心在廉洁护航下扬帆奋进、绽放创新活力。 来稿:洛钼中国区/周哲、李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