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会员 > 会员风采 > 会员动态
TATA木门|小票据背后的大隐患
2025年07月08日

      近期,TATA木门内控审计部连续查处多起内部员工虚假报销的案例,我们从一张张“小票据”看到了“大问题”......
 

      在企业的日常费用报销中,出租车发票看似金额不大,却因其数量多、监管难,成为虚假报销的“重灾区”。一张几十元的发票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或许隐藏着虚假报销、侵占公款甚至系统性舞弊的风险。

一、虚假报销出租车发票的常见手段

1.“真发票,假行程”

员工可能使用真实出租车发票,但实际并未发生相应行程。例如:

  • 收集他人发票:同事、朋友甚至路边捡拾的废弃发票,被用于报销。

  • 司机“配合”虚开:部分司机应乘客要求,提前打印空白发票、额外提供其他乘客不需要的发票或调整金额。

  • 朋友、同事“配合”发票买卖:支付税点,根据需求,提供“定制性”发票。

     

2.“一张票,多次报”

同一张发票在不同时间、不同项目重复报销,利用财务审核疏漏套取资金。

3.“短途变长途”

通过篡改、虚报发票数量金额或里程数,将短途车费包装成高额费用。例如,某员工实际乘车花费 30元,但通过司机“帮忙”打印两张30元发票。

4.“可进可退的定额发票

定额发票由于其固定面额和无需详细填写的特性,被一些员工进行滥用。例如,存在虚开发票、超额开具的情况。

5.“自给自足”

“便携式蓝牙打印” “便携式热敏小票机” “适用于出租车打印全国通用” ......各种设备层出不穷,一些员工为“控制成本”自行购买设备,“小票据”应有尽有!

二、虚假报销的危害

1.侵蚀企业利润

看似小额,但积少成多。根据目前内控审计部发现,仅出租车发票一项,每年每人因虚假报销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万元。

2.破坏企业文化

虚假报销一旦形成风气,可能导致更多员工效仿,甚至蔓延至其他费用类别,如餐饮、住宿等。

3.法律风险

虚假报销属于侵占公司财产,情节严重者可构成职务侵占罪。此外,若涉及税务问题(如虚开发票),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三、如何防范虚假报销?

1.企业端:加强财务管理与审计

  • 线上甄选平台的全面应用。

  • 推广电子出租车发票,并要求员工提供行程单并与发票信息匹配。

  • 数据分析比对: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报销模式。

  • 定期抽查+惩罚机制:随机复核报销单据,并对违规者严肃处理,形成震慑。

     

2.个人端:自律与监督

  • 业务直属领导针对差旅行程及费用执行严格审批。

  • 根据公司要求进行线上平台的使用。

  • 使用网约车或根据实际业务如实进行费用报销。

  • 发现同事或他人虚假报销,可通过合规渠道举报,维护企业诚信文化。

  • 明确虚假报销法律后果:可能构成诈骗罪(3年以下徒刑或罚金)‌或涉职务侵占罪。

 

 


 

来源:阳光TATA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分享到 :
6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