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公司清算报告-详尽版
补充说明:明确填写公司全称。报告标题应清晰表明是“清算报告”。
XX公司股东会:
补充说明:这是报告的呈送对象。
公司系有限责任公司,由XX、XX和XX(填公司的股东,法人或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于xx年xx月xx日登记注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XXXX,注册资本人民币XX万元,经营期限XX年,经营范围:XXXX。
补充说明:
股东:准确列出所有股东全名(自然人)或全称(法人)及其身份(自然人股东/法人股东)。例如:“由自然人股东张三、李四和法人股东ABC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成立日期:填写公司工商注册登记的准确日期。
注册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最新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注册资本:填写清算开始前的认缴和实缴注册资本金额。
经营期限:填写营业执照上载明的经营期限起止日期。
经营范围:简要列出公司核准登记的主要经营范围。
根据公司XX年XX月XX日公司股东会决议,本清算组自XX年XX月XX日正式成立,现将本清算组成立后开展的清算工作报告如下:
补充说明:
决议依据:必须注明股东会决议的日期和文号(如果有)。这是清算组成立的合法性基础。例如:“根据公司202X年X月X日第[决议文号]号股东会决议...”。
清算组成立日期:填写清算组正式成立的日期,通常与股东会决议通过日一致或紧随其后。
清算组构成:虽然模板后面提到组长,此处也可简要说明清算组成员构成(如:由股东代表XX、XX及职工代表XX组成)。
一、清算工作的步骤
1、本清算组自XX年XX月XX日正式成立,由XX担任组长。清算期自XX年XX月XX日开始,至XX年XX月XX日结束。
补充说明:
组长:明确担任清算组组长的人员姓名及其身份(如:股东代表、董事、外部专业人士)。
清算期:清晰界定清算期间的起止日期。起始日通常是股东会决议通过成立清算组之日或次日,也可能是公司决定停止经营之日(需明确说明选择依据)。终止日是清算工作基本完成、准备分配剩余财产之日。
工作概述:可简要概括清算组在清算期内完成的核心任务(如:接管公司、公告、清理资产债务、清偿债务、追收债权、处置资产、编制报表、处理税务、分配剩余财产等)。
2、聘请XXXX会计师事务所对经营终止日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面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专项审计报告。(公司注销可以不进行专项审计)
补充说明:
审计的必要性:强烈建议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清算审计,尤其是对于有一定规模、业务复杂或涉及多方利益的公司。审计报告是确认清算基准日财务状况的权威依据,能有效降低风险、明确责任。即使法规允许“可以不进行”,从审慎和规范角度出发,最好进行。
审计基准日:明确“经营终止日”的具体日期(年/月/日),这是清算财务状况的起点。
审计机构:填写会计师事务所的全称。
审计报告:注明审计报告的文号和出具日期。报告中应明确提及依据该审计报告确认清算基准日的财务状况。
审计意见:简要说明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如:标准无保留意见)。如有保留意见,需详细披露原因及影响。
3、公司在清算期内已妥然补偿(安置)公司员工;无拖欠职工工资、社保及养老金情况。
补充说明:
“妥然补偿(安置)”:需要具体化。例如:
经济补偿金:是否按照国家《劳动合同法》及地方规定计算并足额支付?支付的总金额是多少?涉及多少员工?
安置措施:如有特殊安置(如内部转岗、推荐就业等),简述措施。
“无拖欠”:这是结论性表述,必须有证据支持。应说明:
截止清算基准日,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等)余额是多少?是否已全部结清?支付日期?
各项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及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情况:清算基准日前的应缴未缴金额是多少?是否已全部补缴至社保/公积金中心?提供缴费凭证或中心出具的证明。
如有历史欠薪欠保,在清算期内是如何解决的?
员工确认:理想情况下,应有员工签收的工资、补偿金等支付凭证,或工会/职工代表的确认文件。
二、公告情况
公司清算组根据《公司法》规定,于XX年XX月XX日在《XXXX》上刊登了清算公告。
补充说明:
法规依据:明确引用《公司法》第185条(或最新修订后的对应条款)。
公告内容:简述公告的核心内容: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通常不少于45日)、申报方式、清算组联系方式等。
公告载体:必须填写刊登公告的省级以上(含省级)报纸的全称。例如:“在《XX日报》上刊登了清算公告”。
刊登日期:填写公告首次见报的准确日期。
证明文件:附上报纸公告的版面复印件或报社出具的刊发证明作为报告附件。这是证明程序合规的关键。
后续处理:说明在公告期内是否有债权人申报债权?如何处理申报的债权?(接受、确认、清偿或争议处理情况)。
三、资产及负债清理情况(这是报告的核心部分,需最详细披露)
1、截止清算基准日XX年XX月XX日,公司共有资产XX元,其中货币资金XX元,应收帐款XX元,固定资产净值XX元,无形资产XX元,......(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列举资产类科目);负债XX元,其中:其他应付款XX元,应付福利费XX元,应交税金XX元,预提费用余额为XX元......(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列举负债类科目);净资产XX元。
补充说明:
基准日:再次强调并准确填写清算基准日(与审计基准日一致)。
数据来源:明确说明该数据来源于XX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XX文号清算基准日专项审计报告。
明细披露:
资产:必须按主要类别详细列示金额,至少包括:货币资金(分银行存款、现金)、应收账款(按主要债务人列示或说明账龄结构)、存货(说明种类、数量、账面价值及后续处置情况)、固定资产(按大类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列示原值、累计折旧、净值)、无形资产(具体列明如土地使用权、专利权等)、长期股权投资(列示被投资单位及账面价值)等。不要简单用“......”代替。
负债:必须按主要类别详细列示金额,至少包括:短期借款(债权人、金额)、应付账款(按主要供应商列示)、其他应付款(说明主要项目性质,如押金、保证金、关联方往来、费用计提等)、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福利费、社保公积金等)、应交税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具体税种金额)、预提费用(具体项目如利息、租金、审计费等)。不要简单用“......”代替。
净资产:计算过程应清晰:资产总计-负债总计=清算基准日净资产。此净资产是清算财产分配的基础。
2、资产清理情况:
XXXXXXXXXXX。(比如:清算基准日的应收帐款余额为XX元,除收回XX元外,公司将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XX元转为清算损失;固定资产净值为XX元,公司以XX元的价格转让给XX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为XX元,公司以XX元的价格转让给XX公司,支付的转让环节相关税金XX元转为清算损失。)
补充说明:
总体原则:详细说明每一项主要资产的处置过程、结果、价格确定依据及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处理。核心是说明资产如何变现或处置,变现价值是多少,产生的损益(清算损失或收益)是多少。
货币资金:直接转入清算账户,金额不变。说明清算账户开户行及账号。
应收账款:
基准日余额。
清算期内实际收回金额(列明主要回款)。
无法收回金额及原因(如:债务人破产、倒闭、失联、超过诉讼时效等)。需提供相关证据(如催收记录、破产公告、律师意见等)或说明判断依据。
无法收回部分确认为清算损失。
存货:
基准日账面价值、数量、种类。
处置方式(如:公开拍卖、变卖、股东折价受让、报废)。
处置价格及定价依据(如:评估报告、市场询价、拍卖成交确认书)。
处置收入。
处置收入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损失或收益)及处理。
固定资产:
基准日账面净值(分大类)。
处置方式(出售、拍卖、股东分配作价、报废)。
购买方/受让方名称。
处置价格及定价依据(强烈建议提供评估报告,尤其是价值较高的资产)。
处置收入。
发生的相关税费(如增值税、附加税、印花税等)金额及支付情况。
处置净收入(处置收入-相关税费)与账面净值的差额(损失或收益)及处理。
无形资产:
基准日账面价值(分项)。
处置方式(转让、注销)。
受让方名称(如转让)。
转让价格及定价依据(评估报告)。
转让收入。
发生的相关税费(如增值税、所得税等)金额及支付情况。
转让净收入(转让收入-相关税费)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损失或收益)及处理。
如注销(如商标、专利),说明注销原因及费用,账面价值转为损失。
长期股权投资:
基准日账面价值。
处置方式(转让、被投资单位清算分配)。
受让方名称(如转让)。
处置价格/分配所得及定价依据。
处置/分配所得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损失或收益)及处理。
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等,说明处理方式(通常直接转销为清算损失)。
3、债务偿还情况:
XXXXXXXXXXX。\[比如:清算基准日的其他应付款余额为XX元,除债权人申报偿付XX元外,公司将无法支付的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教育经费)XX元转为清算收益;对清算期末无需支付的应付福利费XX元亦转入了清算收益;清算开始日的预提费用余额为XX元,预提应支付的审计费后其余额为XX元。(预提的审计费记入清算费用),应交税金XX元已全部上交税务部门,至此本公司的债务已经全部清偿完毕,若有未清偿的债务由股东按出资比例承担。
补充说明:
总体原则:逐项说明每类负债的清偿情况:确认金额、实际偿还金额、无法支付或无需支付金额的处理(转为清算收益)、以及最终的清偿结果。
债务确认:说明债务清偿的依据(审计报告确认金额、债权人申报确认金额)。
清偿顺序:强调清偿顺序符合《公司法》规定(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保-税费-其他债务)。
具体类别:
清算费用:优先支付(见下文第4点)。
职工薪酬/福利费:
基准日余额。
清算期内实际支付金额(附证明)。
无需支付金额(如:计提的福利费余额在清算期末无支付义务)及原因。需提供计算依据和说明。
无需支付部分确认为清算收益。
应交税费:
基准日余额(分税种列明)。
清算期内实际缴纳金额、缴纳日期及完税凭证号码。
清算期内处置资产、产生收益新产生的税款(如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的计算、缴纳情况。
确认所有税款(含清算期间新产生的)已清缴完毕。必须提供税务部门出具的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或清税证明复印件。
其他债务(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基准日余额。
公告期内债权人申报情况(申报金额、确认金额)。
实际偿还金额(按债权人列示或说明主要偿还)。
无法支付金额及原因(如:债权人未申报且已过公告期、债权人放弃债权、债务争议无法确认等)。需提供相关证据(如未申报债权清单、债权人放弃声明、法律意见书等)或说明判断依据。
无法支付部分确认为清算收益。
预提费用:
基准日余额(分项)。
清算期内实际支付金额(如审计费、公告费等)。
无需支付金额(如预提过多)及原因。
无需支付部分确认为清算收益。实际支付部分计入清算费用。
清偿完毕声明:明确声明:“截至XX年XX月XX日(清算期末),本公司所有经确认的债务(包括清算期间新产生的债务)均已清偿完毕。”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未清偿债务兜底:必须包含模板中的兜底条款:“若有未清偿的债务(指未被清算组确认、遗漏或清算后产生的),由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承担。”
4、清算期发生清算费用共计XX元。
补充说明:
明细披露:必须按项目详细列示清算费用金额,常见项目包括:
清算组成员报酬(如有)
公告费(提供发票复印件)
审计费(提供审计合同、发票复印件)
评估费(提供评估合同、发票复印件)
律师费(提供委托合同、发票复印件)
诉讼费/仲裁费(如有)
财产保管费、仓储费、运输费
资产处置手续费、佣金
清算期间办公费、差旅费
印花税(如资产转让合同)
其他与清算直接相关的合理费用
支付情况:说明费用是否已支付完毕。
控制与审批:说明清算费用的开支是否经过清算组内部审批程序。
5、清算净损失(或净收益)XX元;抵减清算开始日的所有者权益XX元后,剩余财产(或公司亏损)为XX元。
补充说明:
计算过程:
清算损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负债清偿收益-负债清偿损失)-清算费用
资产处置收益:如资产变卖价高于账面净值部分。
资产处置损失:如资产变卖价低于账面净值、坏账、存货报废等损失。
负债清偿收益:如无需支付的应付款项。
负债清偿损失:如额外支付的利息、罚款等(较少见)。
清算费用:前述第4点的总和。
清算净损益:上述清算损益计算的结果。正数为净收益,负数为净损失。
剩余财产=清算基准日净资产+清算净收益(或-清算净损失)
清晰列示:用表格或清晰文字说明上述计算过程,使剩余财产(或亏损)金额的得出有据可循。
四、清算剩余财产分配(或公司亏损承担)情况
公司对剩余财产(或亏损)XX元,经股东协商同意,将按各自实际出资比例分配(或分担)。其中:股东XX分得XX元,股东XX分得XX元。
补充说明:
分配/承担依据:明确说明分配方案是根据《公司法》第186条及公司章程规定,按股东实缴出资比例进行分配(或分担亏损)。如果章程有特别约定(如不按出资比例),需说明并附章程相关条款。
计算过程:详细列示每位股东实缴出资额、占总实缴资本比例、应分得剩余财产金额(或应承担亏损金额)。例如:
股东A:实缴出资100万(占比50%),分得剩余财产50万。
股东B:实缴出资100万(占比50%),分得剩余财产50万。
股东确认:说明该分配方案已经全体股东确认同意(如通过股东会决议)。附上股东会关于同意清算报告及财产分配方案的决议复印件。
支付/承担安排:说明剩余财产支付的时间、方式(如银行转账),或亏损承担的落实方式(如股东间转账、挂往来等)。对于亏损承担,明确股东是否已实际履行或出具了承担承诺。
所得税提示:可提示股东,分得的剩余财产如超过其投资成本,超过部分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自然人股东)或企业所得税(法人股东)。
五、其他事项说明
1、公司已办理了国税与地税的税务注销登记。
补充说明:
完成证明:必须提供税务局出具的《清税证明》或《税务事项通知书》(注销税务登记通知)的复印件。注明注销日期和文号。
流程说明:简要说明已完成税务清算申报,结清所有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和税控设备。
2、公司档案已由股东会决议委托XX公司代为管理。
补充说明:
委托依据:附上股东会关于委托保管公司档案决议的复印件。
受托方:明确填写受托保管档案的单位全称(如:股东之一、当地档案馆、专业档案服务机构)。
委托内容:简述委托保管的档案范围(如: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合同、工商登记资料、股东会董事会决议、人事档案等)。
保管期限:说明约定的保管期限(通常按法规要求,如会计凭证账簿需保管30年)。
协议:如签署了书面委托保管协议,应提及并作为附件。
清算组成员签字:
XXXX公司清算组年月日
补充说明:
签字:所有清算组成员必须亲笔签名(或盖章)并注明签字日期。这是报告生效的关键。
日期:填写报告最终定稿并签署的日期。该日期应在清算工作结束之后、剩余财产分配之前或同时。
公司盖章:报告落款处应加盖“XXXX公司清算组”印章(如有)或公司公章(需在工商备案清算组的情况下)。
总结关键披露要点清单:
1.合法性基础:股东会决议(日期、文号)、清算组成立。
2.财务状况起点:清算基准日专项审计报告(机构、文号、意见类型)。
3.程序合规:清算公告(报纸名称、日期、证明)、债权申报处理。
4.员工安置:补偿金计算支付、工资社保公积金结清(证据)。
5.资产清理:逐项处置(方式、对象、价格依据、收入、税费、损益)。
6.债务清偿:逐项清偿(确认、支付、无法支付处理及证据)、清偿完毕声明、兜底条款。
7.清算费用:明细项目及金额(票据支持)。
8.清算损益计算:清晰过程(资产处置+负债清偿+费用)。
9.剩余财产/亏损计算:清晰过程(基准日净资产±清算净损益)。
10.财产分配/亏损承担:依据(法规/章程)、比例、每位股东金额计算、股东会决议确认。
11.税务注销:清税证明(必备!)。
12.档案托管:股东会决议、受托方、范围。
13.签章:清算组成员亲签及日期。
14.证据链:所有关键数据和结论都应有相应的支持文件(审计报告、公告证明、支付凭证、完税证明、合同协议、评估报告、股东会决议等)作为报告附件或备查。
审计人员的额外关注点:
作为审计人员,在出具清算审计报告时,需要对清算组编制的这份《清算报告》中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计验证。因此,审计人员会特别关注上述每一个披露点是否有充分的原始凭证、合同协议、决策文件、外部证明(如公告证明、清税证明)等支持。
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会明确说明清算报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公司法》等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清算过程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