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直播课程回顾 赖总作为联盟会长单位代表,特向联盟五周年致敬并紧扣联盟“反舞弊”工作主题,把日常监察工作中所总结概括得出的方法论,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为大家层层剖析。本次课程以“企业监察”为前提,其内容不直接适用于非企业单位。同时,由于监察人员身份来自包括公检法等行政类单位,或者央企、国企,民企等,分享内容以方法论和实践经验为主,淡化不同背景企业及监察人员的工作程序差异。 本期课程主要内容 (一)术:案件调查六部曲 (二) 道:阳谋制胜双路线 (三) 论:风险防控三思路 (四) 互动问答环节 (一)术:案件调查六部曲 “术”指的是案件调查各阶段中工作方法的总结,包括举报及线索获取、研判分析、前期准备、证据收集、人员访谈、与最终对象谈话这六个主要环节。 1、举报及线索的获取 1-1 举报与线索的区别以及划分的意义 举报:被动、原始、可能联系不上举报人→常规跟进 线索:主动、加工、大多数可以追溯根源→进入蓝海 意义:被动等待举报再来开展工作,会使工作面变得非常窄。通过明确线索的概念,即线索是指除举报以外,可能存在潜在舞弊问题的资料和信息。从而打开思路,进入“蓝海”,花更多精力关注线索本身,掌握反舞弊工作主动权。 1-2 主动获取线索的方法 除正常跟进举报外,将时间精力精准投放至线索来源;越贴近业务前端,获取有用线索的机会越大;主动设法多贴近人与事,才有可能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1-3高质量线索的主要来源?获取线索的有利时机? 可分为外部线索与内部线索的来源。外部线索来源包括: * 客户:不能兑现承诺、被欺诈等时机,客户有宣泄情绪的需求,有利于吐露实情; * 供应商:定标、欠款、罚款、禁止合作等时机; * 商户、租客:撤场退租等时机; * 合作方:撤资、争议或诉讼等时机。 有意识地思考线索的来源,并在线索来源可能会暴露时,让能提供线索的人及时获得举报途径,如在与供应商的合同中增加举报的内容或渠道、销售案场中张贴举报热线等。 内部线索来源包括: * 负有检查职责的部门(如业务、内审、内控):检查报告、结论; * 中高层管理人员:汇报和沟通; * 全体员工、关键岗位人员:日常沟通。 “高质量”的评定标准因企因人而异,每个企业都应有各自判断的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4结合案例分析 结合一起租车业务围串标的案件调查过程,鼓励在企业中适当培养包括中层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等类似角色的“友军”,通过组建“编制外”的监察审计队伍,形成主动获取线索的有利局面。实际工作中,“友军”甚至达到“只差临门一脚”的状态,使反舞弊工作成果更加丰富,能有更好的业绩呈现。 将关键人员转化为“友军”,得益于监察部门的日常沟通、宣贯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因此,建议监察部门与其被动等待举报信息,不如花多些精力去培养帮手,积极跟其他端口做有效沟通,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2、研判分析 这个环节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是否受理,并明确受理标准。二是结合举报线索紧迫程度、举报线索严重程度、被调查单位及对象目前情况、案件调查总体计划及人员安排等考虑因素决定何时启动。 3、前期准备 很多监察工作往往是留到进场后进行,比如证据的收集,人员的访谈等。而赖总非常重视前期准备(进场前)这个环节,可分为与人相关的准备事项和与事相关的准备事项。 3-1 与人相关的准备事项 * 个人简历 * 其他人事背景信息 * 各方面评价(虽没有决定性意义,但有助于形成人物“画像”) 3-2 与事相关的准备事项 * 明确具体业务领域 * 明确相关工作环节 * 结合实际情况,提前按照“5+2模式”开始整理调查报告所需资料和信息。“5+2”指的是5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2个补充信息:起因、情节。 按照“5+2”工作思路大纲,进场前搭建好这个体系,可使得案情脉络更加清楚,工作有条理。需要注意的是,提前按照“5+2模式”进行梳理,不同于“有罪推定”,切记出现这种情况。 4、证据收集 4-1 外部取证 众所周知的难点是企业监察人员没有公权力,外部取证没有强制力,无法有效实现取证目标。常规途径包括: * 司法介入:(1)报案;(2)诉讼。 * 走访沟通:(1)“对手”并非铁板一块,不要认为对手之间必定有紧密联系而无法入手;(2)随机应变非常重要,要用话术等方法进行包装,而不能大张旗鼓调取证据。 4-2 内部调取 赖总简单分享几点感受: * 决策合规、审批合规、流程合规不代表不存在舞弊问题;多数的舞弊问题都披着一层“合规”的外衣(这一点是内控/审计人员与监察人员的初始差异); * 内部资料主要用于还原事实经过,找出人物关系等基本脉络。大多数的舞弊事件是在流程发起部门内部产生的,他们最清楚事情全貌,在舞弊事件中起根本作用,而其他流程环节只能起到形式审核的作用。 5、人员访谈 5-1外部人士 * 事前了解情况,访谈有的放矢 * 根据访谈内容,及时修正方向 5-2内部员工 * 日常宣贯教育(包括阳光健康的企业文化、“吹哨人”角色的提倡,但不允许“盲哨”“黑哨”) * 建立互信机制(日常关系维系、临时沟通期间充分展示调查组的能力和决心,并告知将履行保密义务) 6、与最终对象谈话 6-1 前提条件 * 基本事实的脉络清晰 * 舞弊操作空间显而易见 * 有明确的管理问题 * 已获取违法违规的确凿证据 6-2 谈话方案 为何要两人搭配进行谈话?除共同证明真实谈话情况以外,赖总总结要点,有效的谈话方案应该以两名访谈人员之间能够熟练运用和切换角色为准,即谈话策略与话术步骤经过两人共同模拟演练,达到逻辑缜密、循序渐进的效果,且经过共同检验,一致判断有较大概率可以实现突破。赖总表示,即使是非监察背景的业务人员也可以视情况培养成为谈话搭档,因为这类型人员熟悉业务,更能帮助解决谈话现场出现的具体问题。 6-3 达成目标 法无定法,因势利导。以查实行受贿案件为例,需要突破的两个难点和方向有: * 未获取收款的确实证据前,行受贿就像民间借贷一样“扑朔迷离”。在行受贿双方非紧密关系人时,收款证据或者当事人口供较容易获取。 * 已获取收款的确实证据后,行受贿仍需突破民间借贷的“护城河”。在行受贿双方为紧密关系人时,“护城河”令人气馁。 (二)道:阳谋制胜双路线 赖总分享从事监察工作的感受,企业监察工作的大道是采取阳谋制胜的路线,通过综合运用企业监察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可以有效实现查实舞弊事件的目标。当进场前或接到举报初时,形势对监察工作来说是不利的,但随着我们按上述分享的步骤不断积累优势和资源,通过正规的思路和手段,事情必定会出现一个契机或转折点,继而得以迎刃解决。 路线一:调查组内部认知高度一致 * 举报线索可查性 1.对原始举报线索是否可查的认识基本一致 2.对进一步深挖举报线索的认识基本一致 (认识一致勿错漏) * 证据证明力、证据链闭环 1.竭力获取关键证据; 2.争取关键人士支持; 3.逐步树立对最终对象的证据、心理双重优势。(从“搞不定”到“搞得定”的过程,值得欣慰喜悦) * 关键人谈话策略 1.“相对完美”的谈话方案(给谈话对象“选择”的权利) 2.与搭档共享谈话切入角度与思路,变队友为奇兵。(心意相通) * 注意方式方法 遵循企业监察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程序,不鼓励冒进和强制性手段。(严谨、审慎)同时,建议对被谈话者做好心灵安抚,让被谈话者带着笑容离开谈话室,对后续工作的进展有利。 路线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管理层 1.举报线索可信度 2.现有证据情况 3.影响和后果 * 中层管理人员 1.是否确实了解情况 2.是否愿意提供协助 * 关键岗位人员 1.是否掌握相关证据 2.是否确实了解情况 3.是否愿意提供协助 * 其他全体人员 模拟普通人视角,检验案件调查结果、拟处理结果 是否妥当 * 外部人士 1.是否掌握相关证据 2.是否愿意提供协助 3.涉事单位及人员是否“认罪认罚” (三)论:风险防控三思路 从监察角色的阶段进程来看,企业监察人员的重要作用,并非仅具备独立办案能力,还应具备发现潜在舞弊问题的“眼光”(阶段一);企业监察人员的目力所及,并非仅发现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和涉事员工,还应透过表象及时判断造成舞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阶段二);此外大家还可以畅想一下阶段三、阶段四应分别具备何种能力,比如向企业管理、公司治理等更高层次的思考。 赖总根据个人经验,总结出违法违规问题是如下三个条件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以及其解决思路: 1. 问题所在:制度机制缺失,即制度机制尚未全面覆盖的空白区域。 解决思路:针对制度机制缺失,建议新建制度机制,增加必要的流程约束措施,填补空白。 2.问题所在:流程管控不严,即制度机制中虽有约束措施,但因工作失职或疏忽等原因,导致管控不严、流于形式。 解决思路:针对流程管控不严,建议加强流程管控和过程监督,将制度机制落实执行到位。 3. 问题所在:单纯主观故意,即违法违规人员出于贪图利益等目的故意实施舞弊行为。 解决思路:针对单纯主观故意,建议加强企业红线培训等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可视情况树立“崇廉拒腐”典型人物形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互动问答环节 Q1:老师分享的案例4里,访谈供应商的时候使用哪些话术? A:课程是把舞弊调查工作系统性的方法论展示给大家,而关键的环节会有很多不同场景。案例4围串标事件,首先,考虑到谈话对象之间有很强的联系,不愿开口,所以监察人员拜访时要有个合理名头,向对方介绍我们的身份是公司总部客服、审计人员或职能管理人员等,代表公司前来进行回访的身份,而不是以监察人员身份来案件调查。其次,态度要诚恳,说明专程登门拜访希望为您解决问题,了解一下在业务合作过程中是否有急需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而影响服务质量等情况,我们可以以我们身份角色去帮您处理。只有获取对方信任,对方才会愿意跟你展开沟通。 Q2:受贿案中,员工坚持款项是借贷,有什么好的话术解决问题?A:不要上来就问是否有借贷合同、何时签的、是否已还等这些问题,因为谈话策略和方案非常重要,这些提问会使谈话陷入无休止的争辩过程。建议与当事人沟通时可以着重确认其是否曾使用手中的职务去给对方提供便利。如此,让对方不得不向调查组证明自己没有获取不当利益,获得突破口。 Q3:请问如何通过一些话术让对方承认违规违纪行为? A:一方面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证据情况来考虑。另一方面我们共同处于企业反舞弊联盟这一大平台中,可以多请教联盟调查专业委员会各位专家前辈,大家共同群策群力,互相分享话术经验,不断打磨和总结,力求囊括更多不同思路视角和经验方法,才能有助于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方法论。 “我迎面向你走来,而你无法阻挡”—— 这描述的正是监察工作者阳光正面,充满激情和力量的形象。通过会长单位万科集团代表赖总的精彩方法论的分享,相信各位同仁深受启迪。希望更多来自不同企业类型的监察等反舞弊职能岗位,汇聚集结优秀方法和经验,在联盟大平台上乐于分享,共同推动企业反舞弊事业的进步! 本期视频回看:《企业监察工作的道与术》
企业监察工作博大精深,犹如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高层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又需要全体员工上下一心,齐心发力,并且,更需要一套适用于各家企业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的“道”与“术”。本期课程,荣邀企业反舞弊联盟会长单位万科集团监察审计合伙人、联盟调查专业委员会专家赖景文,为大家分享企业监察工作的“术、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