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期,我们已经了解先秦到隋唐的廉洁制度,今天就跟随科小洁一起继续了解古代廉洁制度的演变吧!
宋辽金元时期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经济最为繁荣的一个朝代,从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一瞥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经济的昌盛。宋真宗在位时期,北宋与辽国的战事已经平息,为了稳固统治,他大幅度提高了手下官员的待遇,使得官员不用贪腐也能过上优渥的生活。同时发布了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还设立了提刑纠察司专门调查官员腐败的问题。在选官时,宋真宗同样重视廉洁,新官员需要老官员保举,而如果被保举人贪腐,那么保举人也会受到牵连,这就使得老官员对新官员的德行更加重视,在宋真宗的一系列反腐手段下,当时吏治一片清明。赵翼《廿二史札记》“惟其给赐优裕,故入仕者不复以身家为虑,各自勉其治行。观于真、仁、英诸朝,名臣辈出,吏治循良,及有事之秋,犹多慷慨报国,绍兴之支撑半壁,德祐之毕命疆场,历代以来,捐躯殉国者,惟宋末独多。虽无救于败亡,要不可谓非养士之报也。”
明清时期
明清强化了自汉武帝创设刺史形成的中央巡按制度。明代巡按御史衔命巡察州县,代天子巡狩,举凡吏政、刑名、钱谷、治安、档案、学校、农桑水利、风俗民隐,无所不察、小事当即处理,事大者奏请皇帝裁决,或候差满回京汇报工作时交中央有关部门处理。巡按的主要任务是考察地方官吏是否有违法失职情节,因此有利于地方廉政建设和加强中央。
康熙皇帝虽然开创了康乾盛世,但在其晚年,尤其是储君之争开始后,便无暇顾及朝堂,疏远了朝政,使得国家滋生出了一大批贪腐的官员,雍正即位之后,大清已经积弊颇深,国库仅有几百万两银子。在这些积弊中,最严重的就是贪腐问题了。雍正即位后,连下十三道旨意,严禁各地官员贪腐,同时派遣亲信去各个地方查账,又让怡亲王组建了审查机构,这样一来就杜绝了官官相护问题,让雍正能够准确地掌握各地官员贪腐的情况。
春秋时期晏子说:“廉者,政之本也”;管仲也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明代汪天赐在《官箴集要》中写道:“为政者以正为本,以廉为先。”《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吏治之道,惟清廉为重。”从历史不难发现,廉洁不仅仅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约束个人,同时更与国家兴亡息息相关,我们应以史为鉴,不断提升自我,廉洁自律,克己奉公。
部分内容摘自:中国廉政文化网 作者李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