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廉说事儿| 你的工作“注水”了吗?
2024年4月,上海一家超市一名女子因自动扶梯突发故障,导致腰部以下被“卷入”扶梯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随即各地展开电梯维保监督排查工作。无独有偶,福建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对某医院的一台电梯维保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也发现了异常现象。执法人员调取智慧监管平台查看维保记录,发现某医院的2名电梯维保人员,其中一位表情僵硬,始终是一个姿势,这让执法人员觉得蹊跷,于是调取监控录像,令人惊讶的是,这名表情僵硬的维保人员,竟是一张纸片人。相关规定要求,实施维护保养时,现场作业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并不得少于两人。而厦门这家电梯维保公司的人员以纸片人充数的弄虚作假行为,最终也给其公司带来了法律的严惩。
弄虚作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是掺了“假”。弄虚作假是西贝“廉政十禁”的其中一禁,在处理公司员工违规事项调查中占比很大。仅2024年上半年,精益预防腐败暨廉政监察部就查处弄虚作假案例9起。他们利用权限和“经验”虚增虚报数值、编造高业绩假象,蒙蔽上级谋取奖励。然而,弄虚作假还不仅体现在业绩上的“注水”,还常会伴随着贪污发生。在上述9起弄虚作假的案件中就有7起案件伴随贪污的发生,如果把业绩“注水”型弄虚作假简单理解为道德问题的话,那么因弄虚作假而衍生的贪污就是实实在在的触碰了法律底线了。如果不加以查处,任这种行为长期存在、肆意发展,在组织内部就会形成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风气,会导致公司管理成本增加,决策依据失真造成管理者的决策出现失误,以致影响组织的长远发展。
其实弄虚作假,说到底是“聪明”用错了地方,往往源自对利益的过度、不当追求。想要整治、杜绝弄虚作假,还是需要从“找”、“查”、“督”三方面入手。“找”就是找到并关注这些编造、瞒报、谎报事实,隐藏、遮掩问题等突出问题的地方所在;“查”就是要严明纪律规矩,加大力度惩处造假行为,提高造假成本,发现问题我们要露头就打,形成震慑效应;“督”就是要求各层级管理者,建立“严谨科学”的考核指标及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通过有效引导、监督,促进组织内部形成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搭建“严密”的监督体系,依靠监督制度的落实,明确职责义务和权力边界,充分发挥监管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执行到位,对于组织内部出现的敷衍了事、弄虚作假问题,及时纠正。
怕出错,我们就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怕问责,我们就就积极推动工作的开展,通过弄虚作假带来的“注水”业绩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只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
(精益预防腐败暨廉政监察部 袁帅)
廉洁故事|成语“指窨止贪”的典故
王恕,三原(今陕西)人,明朝中期名臣。王恕历仕五朝,刚正清严,始终一致。与马文升、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辅佐孝宗朱祐樘实现“弘治中兴”,与其子王承裕并为“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王恕之子王承裕,自幼蒙受家训,二十九岁便考中进士。在王承裕为官赴任之际,王恕为了让儿子日后不变成一个贪得无厌的剥削者,便引王承裕来到后宅。指向一处地方对王承裕说:“这里是藏金的地方,有一窖金。”又指另一处说:“这里是藏银的地方,有一窖银。”王恕去世后,王承裕按图索骥,结果发现两处地方都是空窖。他由此豁然醒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从此甘于清贫,勤俭自律,始终秉承清廉的家风。
点评:古往今来,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很多是源于家教,始于家规,成于家风。很多贪欲之祸的起因,也是“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深谙其道的王恕,留下的两处空窨,表面看是一无所有,实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一笔让后人受益的宝贵精神财富。
(滴水清风)